2020年,成都巴德美際學校迎來新的掌舵人——全國知名校長藍繼紅。在成都教育圈,藍繼紅校長是一位無人不知的小學校長兼教育專家。她曾任成都市“新五朵金花”之一草堂小學的校長,一手鑄煉了草堂小學詩意教育的學校品牌。作為極具影響力的一名“網紅校長”,藍校長的履歷可謂金光閃閃。
—— THE HEAD OF BIAC PRIMARY SCHOOL——
原草堂小學教育集團集團校長、原泡桐樹小學副校長、中國“閱讀·成長”課程研究聯盟理事長、首屆全國教育創新杰出校長、首屆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首屆成都市特級校長、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獲得者、全國省市區賽課論文一等獎、四川省政府教育成果一等獎、成都市“十大教壇明星”、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詩意教育的倡導者與實踐者。
2006年,藍繼紅校長應邀參加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召開的僅五位教育界代表參加的中國基礎教育座談會,向溫總理匯報學校文化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的相關思考,并榮幸地與溫家寶總理共進晚餐,一時傳為教育佳話。
如今,藍校長出任成都巴德美際學校小學總校長,她又會帶著怎樣的勇氣,去改變潮水的方向?在她的教育夢想里,巴德美際會迎來哪些新的發展?
—— FINDING ARTS AND DREAMS ——
幾年前,藍校長就曾到巴德美際來上過課。第一次走進校園,就被這所“天生麗質”的學校深深震撼:磚紅色的外墻,有著歲月的沉淀,點點斑駁間,更顯古典、厚重。這所學校天生就具備文化韻味和學府氣質,為美而來,藍校長選擇巴德美際的原因,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她曾在草堂小學官網的“校長寄語”中寫道:“教育是美的藝術,以美相約,以愛期盼,以水潤澤,以慢守候。”在她的信念中,教育歸根結底就是一個“美”字。所以,藍校長為巴德美際之美而來,也為理想的教育而來。
2017年,藍校長離開草堂小學時,一位教育界的朋友曾問她,為什么離開?當時她寫下這段話:我們一定要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然后以赤子之心的勇氣,去改變潮水的方向。
懷揣這份初心,藍校長一直行走在教育理想的路上。她選擇巴德美際,是為了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生長,實現更個性化的教育。她想用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里生根。
藍校長的教育夢想從未改變:執著地追求教育品質,決不把學校變成工廠;執著地追求教育結果,決不僅僅用學業成績評價學生,要更關注孩子的心靈發展、身體健康、家庭關系、社會成長和家庭成長;執著地追求課程品質,以生活生長課程,為學生構建各色各樣的課程選擇。
—▼—
—— A SCHOOL OFFERS MORE CHOICES ——
“選擇對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因為學會選擇,是人成長為獨立個體的標志。”藍校長一直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獨特的靈魂,好的教育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個體。學校需要對接孩子的天性、生長孩子的個性、陶養孩子的人性,學校要尊重不同的個體,為每個孩子提供更多選擇,讓孩子在選擇中“學會選擇”,擁有選擇的能力。
選擇一:更多課程
藍校長認為,課程才是學校的產品,是培養孩子的核心,是他們生長的陽光、雨露和土壤,所以對于課程建構,她格外重視。
巴德美際以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為核心,空前重視學習的場景創造與變革。秉承“博雅開闊、自由思辨”的課程理念,通過“博雅基礎課程”、“美際藝術課程”、“天賦優能課程”三大課程體系,實現小初高一體化課程路徑。
學校以國家課程為核心、校本課程為符號、優能課程為個性,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的豐富課程,通過分層走班、選科走班和學分制,實現一人一課表的課程生態。國家課程開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學科課程;校本課程開設藝術通識和專長課程,知識類、技能類、興趣類、實踐類主題課程,包括樂器、舞蹈、美術、戲劇等;優能課程開設“一文閱讀”、“生活健康”、“科技創造”、“行走服務”四大主題課程,包括演講、辯論、書法、國學、編程、研學等。
藍校長早在泡桐樹小學時,就已經開始研究“五疑課程“和“諧動課程”。“五疑課程”通過激疑、質疑、理疑、釋疑、存疑讓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批判性思維。“諧動課程”通過生動、主動、活動的課堂,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后來,藍校長在草堂小學開始研究“詩歌教育課程”,從此,詩歌便成了草小的名片。藍校長的“諧動課程”和“詩歌教育課程”分別獲得了四川省政府教育成果一等獎。在巴德美際,她將繼續把這樣的優質課程基因一以貫之。
選擇二:更多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就是生活方式,它會深深地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在巴德美際,學生可以學到多種學習方式??鐚W科深度學習、超學科探究學習、接受式學習、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PBL項目式學習、互聯網學習、創客式學習……以及學校獨有的場景式學習。
巴德美際的辦學定位之一,就是“博采中西創變學習場景”,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學習場景,為學生濃縮一個地球和真實的世界,致力于讓孩子按照自己進度和節奏來學習。
此外,學校的老師會聯合備課,教師工作區也會打造成聯合辦公區,幫助教師跨學科備課,這樣利于孩子多種多樣學習方式的落地。
選擇三:更多成長路徑
“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小,就把他們的15年全部給定死了,選擇權一定要交到孩子手上。”巴德美際為孩子提供了三種成長路徑。
一條是參與國內的中高考。巴德美際是一所根植中華的國際范學校,重視國家課程的學習,在這里學習的孩子,可以實現與其他學校教學的隨時對接、無縫銜接。一條是申請全球頂尖名校,包括直升巴德學院。巴德美際為學生提供IB課程,培養能適應全球學校的優秀學生。除此之外,巴德學院每年會向巴德美際提供15個直升名額。還有一條,就是走藝術特長路線。通過藝術特長走向全球名校,也可以通過藝術特長考入國內頂尖藝術院校,這些在巴德美際都成為可能。
不過,有的孩子在低齡階段的時候并不確定未來的選擇,那他們也可以在5年級、8年級和10年級的時候,在國內國外雙通道之間雙向選擇3次。
—▼—
—— TO ESTABLISH A BETTER SCHOOL BY EMBRACING THE BEST TEACHERS ——
“每個孩子都帶著生命密碼來到這個世界,他們需要生長出個性。生長是內在的,成長是外在的,自己內在的力量最主要。”藍校長來到巴德美際,希望打磨出“能影響學生15年甚至一生”的教育。
而這個過程,僅靠一個校長是不夠的,一名好校長并不是一所好學校,一群好老師才真正是一所好學校。因此,藍校長對自己的教師團隊定了五個標準:對教育的無比熱愛、懂得幫助和樂于支持、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擁有優異的教育教學技巧、擁有謙遜的品質。
人只有在面對一生中最認同的事情,才會呈現熱愛的狀態。熱愛這個詞看似普通,但充滿力量。每個老師都應該迷戀成長,每個老師都要承認孩子的生長是孩子自己完成的,每個老師都要有把普通世界變得繽紛多彩的能力。
“把自己看小,把世界放大;把孩子放高,把自己放低。這樣才能用生命點燃生命,生命才能夠有光亮的長大。”目前,博雅中國部小學骨干教師已到位,他們都來自成都“新老五朵金花”,他們中有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各級賽課、論文獲獎者等;而高中的骨干教師也都來自“四七九 ”、“嘉祥”、“成實外”等名校。
“為了聚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生活重塑教育,因為未來重構教育,因為孩子重立教育,不計成敗得失,今生夢想終需一試,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藍校長說,她想自己先做個現實主義的思想者,理想主義的造夢人,長期主義的行動家。
—▼—
BARD INTERNATIONAL ACADEMY, CHENGDU
成都巴德美際學校是一所K12一貫制學校,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和定制化特色高中,幫助并支持每一個孩子成長為開闊、思辨、自由、完整的人。讓每一個孩子既能適應中高考,也能申請全球頂尖名校,還能通過藝體特長通往世界知名藝術院校。并且申請美國巴德學院時獲得獨享優勢。
全面的藝術浸潤是巴德美際學校的特色教育。學校為每一個孩子提供樂器、美術、舞蹈、表演藝術等課程,并且鼓勵孩子參加學校優質的樂隊、劇團、藝術團等。